首页 资讯 正文

潮评丨南京地铁车厢喝水不罚了:规则有温度,城市才有人情味

体育正文 147 0

潮评丨南京地铁车厢喝水不罚了:规则有温度,城市才有人情味

潮评丨南京地铁车厢喝水不罚了:规则有温度,城市才有人情味

潮新闻客户端(kèhùduān) 评论员 项向荣

7月1日起,南京地铁新规正式施行。新规中第四十四条将“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”修改为“禁止在车厢内进食(婴幼儿(yīngyòuér)、病人除外)”。从“饮食”到(dào)“进食”,一字之差区别在哪儿(nǎér)呢?据介绍,以前禁止饮食是指(zhǐ)既(jì)不能吃也不能喝,现在是禁止进食,仍然不能吃,但是能喝水了。

这一改变看似微小,却折射出城市(chéngshì)管理从“铁腕”到“温度”的(de)进步。这场持续多年的争议,背后是公共规则与人性需求的博弈。

说实在,南京地铁以前那条“喝水罚款20元”的规定,确实让人有点纠结。因为乘坐地铁已成为如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(zhōng)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很多乘客在地铁站等候时都会带上瓶水,以便在途中解渴。喝水是人的基本(jīběn)需求,尤其是夏天(xiàtiān),谁能保证自己(zìjǐ)不渴?自己不喝忍一忍就(jiù)过去了,但娃渴了想(xiǎng)喝口水怎么办?还有一些特殊体质的人,难道非要让他们为了吃药喝水而下车吗?退一步说,水(非饮料)即使撒到车厢(chēxiāng)地上一点又会有什么危害?

因为违背(wéibèi)常理,且给人们带来较大不便(bùbiàn),所以(suǒyǐ)地铁上禁止饮水的规定在落实上遭到较多抵制。对这件事,央视也曾发声:“地铁管理(guǎnlǐ)应分清‘饮食’与‘饮水’的界限。”真正的文明管理应当是包容弱势需求,不能用“禁止”来掩盖管理漏洞,而要是用“服务”去(qù)化解矛盾。

此次南京地铁从善如流、改变规则是好事一桩。当然南京地铁方并(fāngbìng)没有因此“撒手不管”。针对乘客关心的(de)能不能在(zài)车上喝奶茶,工作人员回复称可以(kěyǐ)喝,并提醒乘客不要泼洒。因为放宽不等于放任,新规里“违反可罚款”的字眼说明,车厢是公共空间,喝水(hēshuǐ)没问题,但乱扔垃圾、泼洒液体影响他人,那就该管。

南京地铁这次调整,既(jì)没放松对车厢秩序(zhìxù)的要求,又照顾了(le)市民(shìmín)的真实需求,这种刚柔并济的做法,正是现代化(xiàndàihuà)城市管理该(gāi)有的样子。这种灵活调整,既考虑了乘客的切实需要,又给婴幼儿和病人留了“口子”;既守住了公共秩序的底线,又给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便利(biànlì),体现了文明的温度。希望接下来南京地铁继续提高配套服务以平衡秩序与人性化,给人们更好的服务,提供优质的城市与人的友好相处方式。总之,规则有温度,城市才更有人情味。

潮评丨南京地铁车厢喝水不罚了:规则有温度,城市才有人情味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