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临武汾市山塘:百亩禁种田变生态致富园

体育正文 210 0

临武汾市山塘:百亩禁种田变生态致富园

临武汾市山塘:百亩禁种田变生态致富园

红网时刻新闻6月27日郴州讯(通讯员 黄玲艳 雷婉婷)初夏时节,临武县汾市镇山塘(shāntáng)村的百亩吊瓜子即将迎来丰收。当地村委巧打“生态牌(pái)”,引进种植大户盘活(pánhuó)撂荒土地,通过公司“保底订单”模式,让昔日的“禁种田”变成“致富(zhìfù)园”。 在山塘村的吊瓜(diàoguā)(diàoguā)基地,绿油油的藤蔓长势喜人,农户们穿梭忙碌,搭架子、扶苗、锄草,确保每个吊瓜都能获得充足养分。种植大户黄济伟说:“现在基地每天都有十多个村民(cūnmín)在干活,估计再过二十天就能结瓜(jiéguā)了。” 吊瓜子,其实是传统中药材栝楼的种子。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,口感香脆,近年来逐渐成为零食(língshí)市场的“新宠”。黄济伟的老家就在汾市镇白石村,经过多地考察,他发现家乡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吊瓜种植,2023 年便毅然辞去外面(wàimiàn)的工作(gōngzuò),在隔壁腊水村(làshuǐcūn)流转荒地,开启创业之路(lù)。 为了尽快(jǐnkuài)掌握吊瓜子的种植技术,黄济伟不断学习,并(bìng)参加新型(xīnxíng)职业农民培训,通过对土壤湿度、光照的科学把控,有效改善了种植环境。 黄济伟介绍,种植初期,要(yào)确保幼苗品质好(hǎo),土壤要疏松,做好施肥等精细化管理,防止温度过高苗被灼伤。 有了之前在腊水村的成功经验,今年,黄济伟又在山塘村流转了 76 亩荒地种植(zhòngzhí)吊(diào)瓜子。而且,他与公司签订了保底订单收购协议,销路完全不用愁。 黄济伟告诉记者,吊瓜丰产的话,亩产可以达到400斤,保底收购价是(shì)17元(yuán)一斤。 山塘村位于腊水河沿岸(yánàn)耕地严格管控区。由于受污染治理政策的影响,传统(chuántǒng)的水稻种植在这里受到了(le)限制。当地村委(cūnwěi)经过多方考察调研,发现吊(diào)瓜子具有耐旱、适应性强等优点,而且市场收购价稳定。于是,引进大户进行试点种植,推动当地从单一的水稻种植向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转型。 汾市镇(shìzhèn)山塘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唐际军介绍,山塘村委地处腊水河畔,600多亩耕地因为重金属超标,被划入了严格管控区,禁止种植(zhòngzhí)水稻,造成大量的耕地抛荒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该村把抛荒的耕地全部流转出来,引进种植大户发展(fāzhǎn)吊瓜产业,预计(yùjì)每亩利润可达(kědá)3500元。 目前,山塘村吊瓜子种植面积已达120亩,预计年产值可达86万元。不仅有效带动(dàidòng)了当地(dāngdì)36名劳动力实现(shíxiàn)就业,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 唐际军表示,后续,将持续发展吊瓜子种植,从而带动600余亩严格管控区所有(suǒyǒu)的耕地实现种植结构(jiégòu)的调整,推动绿色发展。
临武汾市山塘:百亩禁种田变生态致富园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